中國鄉愁丨南平順昌:合掌禮天下,奇巖藏萬佛
合掌巖位于閩北順昌縣城西郊3公里處,山形如雙手合掌,意為“合掌表一心”,故得名。合掌巖周圍還有板松迎客、鹽米神洞、仙人聚臺、飛來神船、老虎張嘴、銅鈴泉響、鷹嘴余生等景觀。
云海日出(鄒曉潔 攝)
合掌巖主峰海拔551.7米,屹立于富屯溪畔,登高臨遠放眼望去,閩山蔥蔥,綠水繞城;更有悠鳴鐘聲,余音裊裊,焚香禮佛,禪機無限。合掌巖早在清朝中期,就被順昌官紳文士定為縣郊十景之一,美稱“合掌翁郁”。
合掌巖石頭是硬度非常高的花崗巖,不像莫高窟一類北方著名佛教石窟,大部分是在質地較軟的巖石上雕刻。石窟占地面積達3000多平方米,全長173米,由前廳、大廳、后通道、念佛堂、閉關洞等關聯而成,有前后門,大窟內有小窟。2005年開始雕刻佛像,規劃雕成大小佛像1萬余尊,雕刻面積愈9000平方米,洞內佛像最高達8米,最小2厘米。
合掌巖日出(余少雄 攝)
合掌云海(夏海濱 攝)
進得石窟,經過彌勒佛、韋馱菩薩等石雕佛像群,為中央大廳,是歷史上最大的活窟,也是最大的中心柱窟,在當窟中屬活佛像最多,有5000多尊。
中心柱窟起源于印度塔廟窟,到了龜茲,由活塔窟演化為中心柱窟,在敦煌、龍門也有。環目四周,中央千佛繞毗盧,為東方凈琉璃世界、西方極樂世界、南方寶山佛、北方成就世界等佛像群,其中西方極樂世界畫面為佛門弟子背對聽經的場景。中心柱窟雕有五方佛,基座雕有1300個蓮花瓣,瓣上還雕有1300個佛。
佛光(王素萍 攝)
合掌巖中心柱窟(周紅民 攝)
主窟后為幾個小石窟相互關聯,分為圣杰祖師、斗戰勝佛、千手觀音等。其中斗戰勝佛窟,頂部雕刻五只蝙蝠的圖案,代表五福臨門,中間是篆書的“悅”字。斗戰勝佛為佛教十方世界“三十五佛”中的一位,萬佛石窟的斗戰勝佛像依洞壁而雕,面相慈善,左右立著兩尊猴面使者。壁畫內容,左邊是神猴出世和拜師學藝,右邊是師徒四人西天取經的故事。
合掌巖人文景觀亦堪稱道,巖頂西安寺規模宏大,歷史悠久,原名西峰寺,始建于元朝,后更名西安寺,占地110多畝,建筑面積愈10000多平方米,為順昌境內著名古寺之一。
萬佛崖是合掌巖的另一重要景點,擬雕刻歷史文化名人等所書“佛”字一萬個,故稱為萬佛崖。
合掌巖萬佛崖(鄭端 攝)